2020年銅價今后能漲嗎?銅價格會不會上漲?回收電纜廢銅怎樣避免價格走低
發布時間:2020/4/20 8:41:16 瀏覽量: 文章來源:宜眾電纜回收公司
2020年銅價今后能漲嗎?銅價格會不會上漲?宜眾回收的編輯在互聯網上搜集整理了銅價格走勢的分析文章,為您帶來新的視角和看法。
當前銅市場還面臨海外經濟停擺帶來的新一波沖擊,目前外貿出口訂單大范圍取消已經在紡織行業出現,未來還將波及機電產品、汽車、家電等電子電氣行業。在當前流動性偏緊的環境下,傳統期貨套保模式面臨挑戰,企業可以運用買入上期所銅期權構建部分套保頭寸。
在美聯儲無限量釋放流動性背景下,全球金融資產普遍性暴跌告一段落,銅市場也出現了一波探底回升的走勢。然而,筆者認為,在海外疫情不斷蔓延的情況下,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已經是大概率事件。
短期來講,雖然疫情導致部分礦山產出受到影響,但是實際上需求萎縮會比供應收斂的幅度大得多。銅市場尋求一個新的錨——去庫存,去庫存有兩個途徑:一是冶煉廠或礦山減產,供應收縮;二是需求出現恢復性增長。目前最大可能是第一種途徑,需求修復性增長在海外疫情沖擊下不大可能出現。而從歷史情況來看,銅價跌破成本并不一定會觸發海外礦山或冶煉廠大規模主動減產,在當前美元流動性緊張的背景下,企業生產才是關鍵。當前銅市場正面臨海外疫情導致中國出口需求下降的新一波沖擊,銅價會重回跌勢,不排除跌破35000元/噸這一重要支撐的可能。
全球經濟衰退難以避免
在美聯儲創設新型工具,并宣布了與全球更多央行建立貨幣互換以及宣布無限制 QE 后,美元流動性壓力出現了明顯改善,全球金融市場在3月24日開始企穩反彈,美元指數下跌,黃金等避險資產反彈也說明流動性緊張的情況有所緩和,流動性危機引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下降。
然而,金融危機爆發的風險下降,并不能改變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事實。對比2008年金融危機,本次金融系統風險不在于銀行,甚至不在于金融機構,而是低評級的發債企業,涉及實體企業。目前美聯儲推出開放式量化寬松政策,但是當前高收益債券等資產問題最嚴重,并不在美聯儲購買范圍之內,依然存在較大的風險暴露。
而貨幣政策不是萬能的,尤其是針對疫情以及疫情導致經濟結構長期失衡問題。目前海外疫情沒有控制住,居民被迫居家隔離等,物流、人流和資金流等都中斷,發達經濟體經濟支柱產業服務業遭受重創,而全球企業債務過度擴張、貧富分化加劇和股市泡沫等結構性問題同步爆發,導致貨幣政策難以扭轉市場情緒帶來的風險溢價上升的壓力。
那么財政政策能否扶持美國經濟免予衰退呢?目前來看,美國2萬億美元刺激方案,以及歐洲等國家或地區的財政刺激計劃,更多是對經濟“托底”和“以資金換時間”,用于維持居民、企業和公共部門的基本開支,避免發生系統性的鏈式違約。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,企業停產停工、居民失業率上升,企業營收下降,都意味著居民和企業債務沒辦法通過收入來覆蓋,企業資產負債表惡化必然帶來債務—通縮式衰退。進一步分析,美聯儲等央行的無限QE會妨礙市場出清,抑制全要素生產率的長期增長,經濟潛在增長率反而會下降。
銅市場再平衡比較艱難
回顧歷史上幾次經濟衰退或危機帶來的銅熊市,主要的原因是需求塌陷,就算礦山或冶煉廠出現減產,銅市場再平衡都需要長達幾年的時間。
第一次是1989—1993年,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和石油危機引發歐美經濟衰退,需求萎縮,盡管銅礦及冶煉廠也出現了減產,但是銅價跌勢還是持續了將近4年。
第二次是1997—2001年,亞洲金融風暴和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,全球經濟也陷入衰退,銅市場需求同樣出現萎縮,銅市場出現明顯過剩,銅市場完成再平衡也花了4年時間。
第三次是2008—2009年,金融危機爆發,全球銅市場出現暴跌,跌幅達到70%。不過,銅市場出現“V”型反轉,主要原因是全球的量化寬松疊加中國“4萬億”刺激,根本原因是中國房地產繁榮,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尚未結束,需求急速修復,銅市場很快實現了再平衡。
第四次是2011—2015年,中國經濟減速換擋、歐債危機和新興市場危機先后出現,這時候盡管歐元區推出量化寬松、美國在推行第二輪和第三輪QE,但是由于中國城鎮化和工業化步入尾聲,銅需求增速跌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紀錄,再考慮到銅供應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期,銅市場再平衡經歷了4年。
當前,我們認為全球銅價暴跌,全球企業債務去杠桿,信用收斂,銅市場需要再平衡時間估計也很長。按照產業再平衡邏輯:銅價暴跌—跌破現金成本—銅礦山及冶煉企業降低成本維持運營—長時間低于成本—銅礦或冶煉廠減產—去庫存—供需再平衡—銅價企穩—需求修復—銅價反彈或上漲,當前銅價可能還未到銅礦山及冶煉廠減產的階段。
供應方面,疫情導致部分銅礦或冶煉廠減產,但一季度全球積累的銅礦及精煉銅庫存還需要很長時間消化。筆者并不認為疫情會導致礦山會出現大規模減產(小規模的不排除),原因在于南美和南非并非疫情重災區。盡管秘魯政府宣布在3月中旬至下旬進行15天的緊急隔離,部分秘魯銅礦出現減產或者保養,但是我們關注到印度、荷蘭等冶煉大國疫情更嚴重,隔離時間更長,再加上中國1—2月份隔離導致銅礦庫存累計,秘魯15天的隔離要求只是引發小規模產出削減,不足以引發銅礦快速去庫存。數據顯示,前3個月,中國進口銅精礦加工費反彈,這說明銅礦企業為追求生存,盡力保持產出是首要選擇。更何況銅價目前處于4700美元/噸上方,高于主流礦山75%分位的現金成本線4300—4500美元/噸,大多數銅礦還是有利潤的。
海外疫情影響銅制品出口需求
由于海外疫情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蔓延,3月中旬開始,中國出口訂單紛紛被取消,尤其是紡織品,未來會涉及機電產品、家電、電子和汽車零部件。從國內銅消費占比來看,電力占40%左右,而家電、電子、汽車和輕工等領域合計約占50%,其中家電、汽車、電子、汽車零部件和其他輕工業部分產品很大一部分是出口的。根據測算,如果中國空調、冰箱、汽車及零部件和電子電器出口同比下降50%,那么中國銅消費將下降超過65.5萬噸,約占中國銅總消費量的6%。
內需刺激政策能否對沖外需下降的缺口呢?筆者認為難度很大,原因在于國內需求補回在居民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是很難實現的。在汽車產業方面,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提出穩住汽車消費等措施,浙江和廣東等地調整了汽車限購政策等。然而,當前汽車刺激計劃恐怕很難出現類似于以往兩輪的效果,原因在于以往房地產銷售增長會帶動汽車、家電等下游耐用品消費的增長,但是經過2016—2018年居民加杠桿之后,當前地產銷售反而給家電和汽車銷售帶來擠出效應,主要邏輯在于房貸比過高導致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可選消費下降,地產對消費的擠出效應顯現。
總結,當前銅市場還面臨海外經濟停擺帶來的第三輪沖擊,目前外貿出口訂單大范圍取消已經在紡織行業出現,未來還將波及機電產品、汽車、家電等電子電氣行業。盡管當前國內企業復工復產已經很高,但是相關企業還是需要進行風險管理,尤其是用銅企業的存貨減值風險。在當前流動性偏緊的環境下,傳統期貨套保模式面臨挑戰,企業可以運用買入上期所銅期權構建部分套保頭寸,這樣可以緩解企業的期貨保證金壓力。
做為電纜廢銅回收的一份子,宜眾電纜回收公司在2020年價格低谷時的回收方針,仍然遵循讓利客戶的立場不變,回收電纜廢銅怎樣避免價格走低?在市場價格為主導的原則指導下,堅持客戶利益最大化,犧牲公司小利益為主。希望公司新老客戶繼續和我們合作,打贏2020廢銅回收、電纜回收的新戰役。
- 上一篇:純銅和無氧銅的區別 2020/4/20
- 下一篇:純銅、紅銅、黃銅、青銅、紫銅、白銅是什么銅?它們的區別有哪些 2020/4/20